防雷工程系統的組成及設計、施工要點
防雷工程系統主要有接閃器(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線和避雷網)、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建筑物的耐雷水平是指建筑物防雷工程系統承受最.大雷電流沖擊而不至于損壞時的電流值(單位Ka)。
避雷針:適用于保護細高的ꦏ建筑物或構筑物、露天變配電裝置、電力線路等。可以用Φ25的鍍鋅圓鋼或SC40鋼管制成,針上端砸扁并搪錫,以利于尖端放電。獨立避雷針適用于保護較低矮的庫房和廠房,特別適用于那些要求防雷工程導線與建筑物內各種金屬及管線隔離的場合。也可使用海膽狀多針避雷針,如北京亞運會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游泳館有兩組,各12根針。
避雷帶和避雷網:避雷帶是指沿屋脊、山墻、通風管道以及平屋頂的邊沿等最可能受雷擊的地方敷設的導線。當屋頂面積很大時,采用避雷網。它是為了保護建筑的表層不被擊壞,避雷網和避雷帶宜采用鍍鋅圓鋼或扁鋼,應優先選用圓鋼,其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寬度不應小于12mm,厚度不應小于4mm。避雷線適用于長距離高壓供電線路的防雷檢測保護。架空避雷線和避雷網宜采用截面積大于35mm2的鍍鋅鋼絞線。
除利用混泥土構件內鋼筋作為接閃器外,接閃器均應熱鍍鋅并涂漆。此外,不能利用安裝在接收無線電視廣播的公用天線的桿頂上的接閃器保護建筑物。而應把天線納入建筑物防雷工程系統,并꧑與防雷工程系統的引下線相焊接。
引下線:引下線分為暗裝和明裝兩種形式。暗裝引下線通常🐈采用結構柱鋼筋作引下線,但鋼筋直徑不能小于12mm。并且利用柱內的主筋作引下線時,IEC規范指出“通常不需要裝設連接各引下線的專用環形導體,因為鋼筋混泥土水平梁內連接的鋼筋能夠實現這個功能”。꧟高層建筑中采用專門的扁鋼作為引下線時,一方面敷設困難,另一方面引下線的數量較小,流過的電流較大,容易因高電位引起反擊事故。故對高層來說不是好的做法。
引下線應與各樓層的等電位連接母線相連,可以使室內反擊電壓顯著降低。所以,鋼筋混泥土建筑物應當在各層的適當位置預埋與房屋結構內防雷檢測導體相連的等電位連接板,以便于和接地主干線相連。此外,用柱內鋼筋作暗💎裝引下線時,由于結構柱內的鋼筋不能斷開,故不需要作斷接卡子,測量接地電阻時,只需要從預埋連接板處接線就可以了。
對于高層建筑(24m~100m稱♈為高層建筑,100m以上稱為超高層建筑),30m以下每三層沿把建筑物四周圈梁內的主筋焊接起來,并與引下線焊接,來實現均🃏壓環焊接。30m以上,每隔不大于6m或者三層沿建筑物四周外墻的圈梁內用扁鋼(25X4mm)作均壓帶,并與引下線焊接。此外,將高層建筑外墻所有金屬門窗及陽臺等與引下線焊接起來,使整個建筑的金屬部分焊接成為一個整體,即法拉第籠,將有效防止直接雷擊。
接地裝置:接地裝置中接地極一💦般采用Φ19或Φ25的圓鋼或者L40X4或L50X5的角鋼。鋼管時為G50。接地極埋深不小于0.6m;垂直接地體長度不小于2.5m,其間距不小于5m,兩接地極間采用接地母線即🤪扁鋼焊接。為防止跨步電壓對人體的傷害,接地體距外墻不小于3m,避開人行道不小于1.5m。
接地極也可以沿建筑物四💝周砸一圈垂直接地體,即周圍式接地方式。這時,不需要離開外墻3m,而以靠近建筑物基礎溝槽的外沿敷設為合理。因為它與基礎鋼筋距離較近,能起到均衡電位的效果。但如果能夠采用建筑物的基礎主筋作接地體效果更好,不僅節省鋼材,而且接地電阻較小。
總之,周圍式接地方式優于獨立式接地方式。周圍式接地的沖擊電阻小于獨立式接地電阻。并且便𒐪于和各種入戶金屬管道相連,并可利用自然接地體(如混泥土建筑的基礎鋼筋、深水泵金屬外套館、金屬管道、金屬井管等)降低綜合的接地電阻。
當建筑的防雷工程接地和保護接地合一構成聯合接地體時♋,其共用接地電阻按其中最小值的要求選定,防雷檢測接地不大于10Ω,保護接地不大于4Ω,故聯合接地電阻不能大于4Ω。此外,防雷工程系統采用的各種鋼材必須采用鍍鋅防銹鋼材,連接方法要用焊接。